保山市政府出台11项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
预计十三五期间清洁能源新增并网达1000万千瓦。
我委与调度机构根据来水时空分布不均特点,精心安排水电机组出力,确保水电发挥较好顶峰调节作用前提下不弃水。电力战线奋力抗击年初两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力落实电网运行管理和电力保供措施,确保了电网安全运行,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正常用电需求,圆满完成了各项保电任务。
困难面前,广大火电企业讲政治、顾大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不惜代价组煤保发,另一方面全力支持电力体制改革,主动为实体经济让利,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电力保供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三)主要制造业用电7升2降,用电增势良好。汽车制造(20.58亿千瓦时,7.52%)、金属制品(23.94亿千瓦时,6.3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12.82亿千瓦时,3.72%)、纺织(21.69亿千瓦时,2.57%)4个行业用电平稳增长。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10.34%,同比上升了3.04个百分点。上半年制造业用电持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其内部月均用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的9个主要行业用电7升2降,其中,有色金属(28.87亿千瓦时,45.9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14.46亿千瓦时,38.93%)、黑色金属(88.79亿千瓦时,15.74%)3个用电快速增长。
至6月底,全省统调电厂电煤库存量443万吨,可保当前全省一个月以上正常耗用量,为电力迎峰度夏储备了充足的电煤资源。上半年电煤价格一直高位运行,火电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亏损面不断扩大。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项目管理科副科长陈永洪介绍,工程线路选址尽可能避让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林场和森林公园等场所,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路径。
工程沿线的3个供电局还组织施工一线的党员建立临时党支部,让党员在工地上找到更强的归属感,增强了党员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6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2018年重点工程500千伏甲湖湾电厂送出线路工程顺利投产。惠州供电局基建部主任林永茂介绍,1~5月该市全社会用电量逾1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0%,增速居全省第二、珠三角第一,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突破400亿千瓦时大关。攻坚克难缩短三分之二工期施工过程引入第三方环保咨询监测甲湖湾电厂工程线路长、跨度大、施工难度高,正常需要两年建成。
八分山、两分地是河源的地貌特色,深山道路崎岖,密林缠绕,有时浓雾弥漫,有时狂风暴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基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广东东部地区预测电力总负荷将达到6120万千瓦,比2017年增加708万千瓦,算上去年投运的西电东送滇西北直流项目新增的500万千瓦出力,2018年东部预计缺电约208万千瓦,相当于近半个海南省2017年的用电负荷。
全年用电增量相当于一个三线地级市一年的用电量,迫切需要新的电力动脉外援能量。施工过程中,委托环境保护专业咨询机构对现场施工噪声、扬尘、植被损耗等情况进行监测检查,及时发现环保相关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为加快工程进度,广东电网公司统筹地市供电局,加强政企合作,密切依靠群众,集中精锐力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日均投入施工力量逾2000人,高峰期逾3000人。在陆丰铜锣湖段,由于没有进山道路,为避免压坏农田,供电局在农田上架铺钢板,搭建微型天桥运输塔材。
该工程输电线路全长191千米,是广东电网近10年来最长的输电线路工程,将为珠三角东部地区新增200万千瓦电源出力,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东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用电需要。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该局采用人员三班轮换制,24小时不间断作业。汕尾供电局基建部项目负责人林秋荣表示,大多数塔位于山丘上,雨季山路湿滑,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甲湖湾工程投产犹如一支强心针,为东莞经济发展注入一股强大动力。
甲湖湾电厂送出工程最终将电能通过惠州电网枢纽,送往珠三角东岸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及东部其他地区,破解东部地区局部缺电的困局。今年1~5月,东莞最高负荷超过1500万千瓦,同比增长22.4%。
而甲湖湾送出工程投产,将及时填补这一缺口,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力需要。该公司东莞供电局市场部专责吴裕宙介绍,今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动美丽东莞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带动供电负荷、供电量快速增长。
供电局通过调配履带运输车,大大提高了施工材料及工器具运输效率。钢管塔的单件塔材最长超过11米,最重超过1.86吨,基础混凝土方量、钢筋重量非常可观,对临时运输道路的路面宽度、转弯处半径要求高。该局最终决定采用水磨钻的新方法开挖花岗岩层。水磨钻作业需要人工分凿岩石柱,每小时最快只能下钻1.7厘米,而岩层最深接近10米。基础开挖过程中,我们发现花岗岩地质层坚硬,几乎没有风化痕迹,只能使用爆破方法来解决。对于我们惠州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
面对艰苦的施工环境,河源供电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巧妙外借当地农用车和马帮等熟练工种,搭设索道,翻修运输道路,保证了施工材料及时高效运输,保障了工程施工进度。该工程东起汕尾陆丰沿海的甲湖湾电厂,途经汕尾陆河、河源紫金,到达惠州惠城500千伏福园站,以191千米的输电线路问鼎广东电网交流输电线路的十年之最。
然而,申请爆破作业不仅手续办理时间长,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汕尾地处沿海台风多发地区,为提高线路承载力和稳定性,该工程汕尾段共架设99基抗风能力强的钢管塔。
东莞供电局基建部主管丁奕表示,甲湖湾线路工程在迎峰度夏前投运,将为东莞及时增加外部电力供应,缓解东莞负荷增长压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华为终端总部、京东都市人工智能产业新城等大型骨干企业落户东莞和增资扩产,满足东莞经济转型升级的用电需求。填补208万千瓦用电缺口助力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甲湖湾送出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及时雨
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3.2%,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2和1.8个百分点,保持了今年以来较快增长的平稳势头,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联系密切的第三产业诸多行业用电量增速也持续高位运行。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北京7月14日电 针对外界对于6月份中国用电量数据中出现的不一致情况的关注,中国国家能源局14日回应说,这是因为对相关数据的统计按照新的标准作出了调整。受国民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等行业产业持续向好的影响,第二产业用电量持续较快增长,同比增长7.6%,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6.5%。
这两组数据相对比可以看出,2018年,第一产业用电量应该出现同比回落,而不是同比增长。但许多市场人士注意到,国家能源局一年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6月份,中国全社会用电量52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国家能源局进一步分析说,2018年1-6月份,中国第一产业用电量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
中国国家能源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份,中国全社会用电量5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对此,国家能源局14日回应说,2018年3月,国家统计局发出的通知明确将农、林、牧、渔服务业调整到第三产业后,再更名为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电力行业按照最新的标准开展行业统计工作,为保证数据可比,2017年数据根据新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
国家能源局强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调整后的三次产业划分,能更加直接地反映新旧动能转换和用电结构变化的趋势。因此2018年6月一产用电量为64.7亿千瓦时就比去年同期增长9.4%。国家能源局强调,在重新分类后,2017年6月一产用电量调整为59.1亿千瓦时受国民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等行业产业持续向好的影响,第二产业用电量持续较快增长,同比增长7.6%,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6.5%。
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3.2%,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2和1.8个百分点,保持了今年以来较快增长的平稳势头,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联系密切的第三产业诸多行业用电量增速也持续高位运行。分产业看,1-6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
今年3月,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的通知》明确将农、林、牧、渔服务业调整到第三产业后,再更名为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电力行业按照最新的标准开展行业统计工作,为保证数据可比,2017年数据根据新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当年6月一产用电量调整为59.1亿千瓦时。可以看出,调整后的三次产业划分,更加直接地反映新旧动能转换和用电结构变化的趋势。
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7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最新留言